中國木雕的發明

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于新石器時期,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文化,已出現木雕魚。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于成熟,繪畫,雕刻技術精致完美。施彩木雕的出現,標志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 相當水平。
黃楊木雕的發明
相傳黃楊木雕是清末一個名叫葉承榮的放牛娃發明的。葉承榮是浙江樂清縣人。一天,他在村頭的一座廟里玩耍,看到廟內有一個老人正在塑佛像,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藝所吸引。他索性跑出廟外,將牛拴在樹上,挖來了一塊很有粘性的泥巴,坐在廟口,偷偷地學著堆塑。老人是當地一位很有名氣的民間藝人,看到葉承榮聰明好學,就將他收為徒弟,教他圓塑、泥塑、上彩、貼金及浮雕等五種技藝。他進步很快,一年后,就掌握了這一種技藝。一天,葉承榮在樂清縣寶臺山紫霞觀塑佛像,觀中道人折來一根黃楊木,請他用黃楊木雕一支如意發簪。在雕刻的過程中,葉承榮發現黃楊木木質堅韌,紋理細膩,色彩光澤均為其他木質所不及,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。從此,他開始用黃楊木雕刻作品。就這樣,我國民間藝術園地中的黃楊木雕誕生了。葉承榮的黃楊木雕使用的是尖角雕刀,所刻的人物衣飾褶紡似釘頭鼠尾,看上去帶有幾分生硬。到了清朝末年,溫州有一位名叫朱子奇的民間藝人改用一種名叫 “反口”的開似半圓的刀鑿雕刻衣褶,看上去流暢、優美。1972年,周恩來總理把溫州黃楊木雕藝人葉潤周創作的《紅綢舞》作為禮品,贈送給加拿大訪華代表團。而今,黃楊木雕已馳名中外。
明清木雕:指的是明代和清代兩代的著名木雕,主要 以福建和浙江的雕刻為主!
2017/07/21 09:11
?瀏覽量:4931